苏公网安备32058302004597
新闻资讯

低温蒸发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

发布日期:2025-10-13 点击:2
低温蒸发器处理高盐废水的核心逻辑是 “利用真空环境降低废水沸点,在低温下实现水与盐分的分离”,全程通过 “负压控温→加热蒸发→蒸汽冷凝→盐分浓缩” 四大关键步骤,完成高盐废水的减量化与资源化,具体工作原理如下:
  1. 建立真空环境,降低废水沸点通过真空泵将蒸发器本体及冷凝系统抽至负压状态(常规真空度 - 0.085~-0.095MPa),根据 “气压越低、液体沸点越低” 的物理特性,高盐废水的沸点会从常压下的 100℃降至 35~55℃,无需高温加热即可汽化,从根源减少能耗与高温结垢风险。
  2. 低温加热,实现水的汽化分离向蒸发器内通入低品位热源(如热泵产生的热风、工业余热热水),在 35~55℃的低温区间对高盐废水进行加热。此时废水仅需少量热量即可汽化,形成含微量盐分的 “二次蒸汽”(水的气态形式),而废水中的盐分(如 NaCl、CaSO₄等)因沸点远高于水,会保留在原液中逐渐浓缩。
  3. 蒸汽冷凝,回收可回用淡水产生的二次蒸汽被引入冷凝器(通常为壳管式或板式冷凝器),通过冷水、冷风等冷却介质与蒸汽进行热交换,使蒸汽重新凝结为液态水(即 “冷凝水”)。同时,冷凝器前会设置除雾器,拦截蒸汽中夹带的微量盐雾、杂质,确保冷凝水水质达标(盐分≤100mg/L),可直接回用于生产或达标排放。
  4. 盐分浓缩排出,完成减量化随着水分不断汽化分离,蒸发器内剩余废水的盐分浓度逐渐升高(浓缩倍数可达 8~10 倍),当浓度达到设定阈值(如 TDS 30%~45%,或接近盐分饱和状态)时,系统会自动将高倍浓缩液(或结晶盐浆)排出。浓缩液可进一步固化处理,或通过分盐设备回收有用盐分,最终实现高盐废水的 “减量化、资源化”。